读书与作文 ——感悟《语文课程标准》之“阅读”和“写作” (教师中心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作文指导 手机版


       吴江市庙港中学 沈建忠 邮编:215232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在将“方塘”的美景描写后,即追根溯源: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个不枯竭的“源头”为它不间断地输送“活水”,才使“方塘”如此美妙迷人。笔者从十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现在的高中生写作水平欠佳,文章视野狭窄,取材俗套,语言空洞,行文模式化,八股化倾向明显。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面窄,阅读量小,因而腹中空空,文思难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贤关于写作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培养和获得语感,才能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笔者以为现在的中学生如果能按《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量去阅读《大纲》所推荐的中外名篇,并适当地背诵一些古典名篇名段,定能写出立意深远、文采飞扬、赏心悦目的好文章。近年高考优秀作文和众多写作实践表明,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唯一良方。

一.广泛阅读可以丰富语言储备,提高表达能力。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喝咖啡要加方糖。同样,一篇文章也需要用富于文采的语言来包装,不然,“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去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之所以令阅卷老师“拍案惊奇”,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该文“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赵家书语),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深深的文化积淀。文章围绕中心,引用大量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等等,文章能写成这样,完全得益于小作者平时广泛的阅读和长期的积累,小作者蒋昕捷的话点破其中玄机:“上小学后,就开始读大部头的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最神往书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事如雨的时代,每年暑假都会翻出来读一遍,算起来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除了古典文学,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

再如今年高考作文《发自心灵的选择》中有这样一段:

我的脑海中走出一位头发花白而嗓音纤细如丝缕的老头子。这是谁呀?司马迁。老司马当年不过替李陵说了一句好话,不想拂了圣听,挨了武帝一刀子。司马同学告诉任少卿说:“每念及此未尝不发汗沾衣也。他想到死,一了百了,也想到老父亲的临终遗言。”终于,他选择了含垢隐忍,写一部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著作。司马迁的选择给那些稍遇挫折就“临清流而赴死”的人上了生动一课,他活生生地让割睾丸的利刃变成接生《史记》的手术刀,其化害为利之术,良足蔚今古奇观。

范蠡的选择也可称高明。方越国之衰也,他以安民济世为已任,以匡国致君为心期,选择助越国复兴利除弊。一旦勾践成就春秋霸业,老范又以李耳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规箴为座右铭,选择激流勇退,又摇身一变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引得后世的杜牧生出无限遐思,在一个微雨濛濛的季节,发出这样的感慨之句:“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这便是选择的魔力,适时而恰当的选择,除了可以成就个人功名,还可铸就不菲的财富,后人的景仰。

文中同样大量引用古诗文佳句连缀成文,自成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小作者扎实的古文学功底可见一斑。

二.广泛阅读可以拓宽写作视野,开阔文章思路。

阅读积累是写作思维展开的基石,是灵感火花闪现的导火索。今年湖南高考作文《无愧于天,无悔于心》中写道:

在张骞浩浩荡荡地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后,王昭君便在下一个世纪里毅然选择怀抱着祈愿,捧拾着浪漫的心情,独自踏上了这条优美的重程。她仅仅凭借一纸婚约,便换来了两个民族长久的安定与发展,这是任何一个将士终生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而一切大概都是源自昭君在黄沙四起中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温柔。“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今天,昭君墓已成为一座灿烂的丰碑,记叙着匈奴与中华万古长青的友好 。

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汩罗。是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变徵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剩丹心照古今”。

作者以铺张扬厉的句式和浓墨重彩的字词 ,从浩瀚深邃的历史框图中撷取了三幅图画,把上下五千年的风流人物揉合在一起,反复铺述了“无愧于天,无悔于心”的选择塑造的是千秋万代的典雅与理智。文章融丰富的文史知识于盈盈尺幅之间,文采张扬,气势蕴含,视野开阔,思路汪洋酣畅,实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样,今年的《苇岸边的风景》等作文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回肠荡气、胃口大开。文章能写成这样,都是建立在深厚的阅读基础上的。

三.广泛阅读可以积淀人生经验,提高作文品位。

“是以将赡才力,务在博观,狐裘非一皮能温,鸡  必数千而饱矣。”“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增加文化底蕴,积淀人生经验,小作者的心灵、节操才会受到真、善、美的引导,人格文格相应变化,作文品位随之提高。高考作文《谏屈原书》写道:

每每拜读大作,或伫立案头,或观龙舟竞渡,粽投鱼腹,不胜感慨系之。思量再三,不禁为您的结局或曰“下场”抱憾。您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这里有几个方案可供您老选择。一曰:弃官从文。……二曰:半官半隐。若您老不以官位为念,不妨在政府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弄个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这个一声“爹”,那个一个“爷”,为了儿子、孙子、票子、车子、路子,哪有闲心“上下求索”?三曰:以“油”润官。若您矢志不移,立意为官,那须得加点“油”,有所禁忌。真话、实话、兜底话,切切不可说。若烽烟四起,您得唱“火烧旺运”;若起草文书,您得颂德歌功。对主上的嫔妃,谁个得宠,便要专事奉承。要知道,裙带风、枕边风,比那十二级台风还强。君不见,红塔集团的诸时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吗?实在不行,得暂收良心,忍痛割爱,将婵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荡”。以您为文之精妙,奏陈之机敏,定能博得赏识,那靳尚、令伊子兰、司马子椒之流,何在话下?不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罢了。

文章以书信体的形式与对方展开心灵的交流,从反面着眼,意在借古人说话,来衬托当今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纵横捭合,上下古今,侃侃而谈,饶有兴趣,不仅体现了小作者对于屈原的深入了解,而且显示了对时弊的洞察力,这是只有既注重文化素养又关心社会人生才能写出来的好文章。俗话说文如其人,文格就是人格的体现,好文章也必定能反映出作者的人生经验,体现出作者良好的人文修养,如果缺乏这一点,那么考生在“心灵的选择”面前就会产生价值偏离,在人生十字路口就会误入歧途。因此我要说,好书是精彩的世界,好书是睿智的长者,好书才是真正的“脑白金”。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许多名人在读书背书方面都曾下过苦功夫。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文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最终他们都成为彪炳史册的伟人。“没有库存的输出是贫乏单薄的,没有汲取的输出是干枯无味的”,因此,要写好作文,必须下苦功夫读好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真实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社会、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活水”,作文才能锦上添花,美妙迷人。

相关链接:作文指导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