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株洲四中唐文辉

[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写黄鹂,大有深意。因此,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是进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析评价,借鉴吸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主旨的高明之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评价,并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实际需要,借鉴吸收本文写作及语言表达的技巧。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揣摩语言等阅读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阐发自己的见解和学习心得,答案不必拘泥,可以是多角度、多样化的。这样,“深入理解——欣赏评价——借鉴吸收”三个环节互相联系,着重体现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蕴涵的哲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初步学会品味内涵隽永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蕴涵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2、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学法引导]

1、分析、讨论法。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探究文章的内涵。

2、采用“初读——精读——品读”的阅读步骤,教师导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美丽的风景图片,伴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对黄鹂的介绍;再由诗人墨客的咏鹂佳句,唤起学生美的感受,从而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

二、预习准备

在学生没有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找出文章从叙事转入说理的切分点,概括叙事内容,明确议论要点。

四、精读课文,分析文章叙事部分。

 1、本文一共几次写到“我”与黄鹂相遇的情景?每次情况有

什么不同?

 2、讨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看到黄鹂,作者的感情是否

一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五、品读课文,分析议论要点,品味精彩的语言,理解文章的哲理性内涵。

 1、欣赏课文最后五段的录音配乐朗读,谈一谈听读感受,引

导学生去发现这几段语言的美。

 2、找出作者从黄鹂的遭遇中领悟出来的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语句,并分析评价其哲理内涵。

   3、结合作家介绍及时代背景,分析本文主旨,明确“黄鹂”的象征意义。

 4、全班齐读,加深理解。

六、课堂小结

七、迁移拓展,作业布置。

讨论:1、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渴望怎样的成长环境?渴望达到怎样的人生极致?

    2、目前,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孔雀东南飞”“人才美国流”的现象。山西省一位领导曾感慨地说:“过去是‘孔雀东南飞’,现在连麻雀也要东南飞了。”请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谈谈你的看法。

作业:借鉴本文的写法,结合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人才﹒流动”的文章。

 作者邮箱: twh197502@163.com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