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精神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教学目的 

1.学习“发问的精神”。 

2.学习本文引出论题后,从正面论证自己论点正确,又从反面论证了相反的论点不正确的写法。 

3.学习本文在正反论证过程中采用举例和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在正面论证过程中列举事例,归纳出论点的方法。 

2.难点:学习本文在反面论证过程中讲述道理,逐层递进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介意:在意或注意。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平谈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出色的地方。奇:特殊的。 

寻根究底:寻求根由,追究底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_ 

是:对,正确。 

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潜修静想:形容专心研究,认真思考。 

2.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l.作者简介。 

启凡(1913-1986),原名贾必陶。湖南宁乡人,长期担任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工作。曾同叶圣陶、郭绍虞等合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30年代前后,常有文章在《中学生》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发问的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篇。从课文有关语句可知本文是作者当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 

2.导语。 

所谓学问,一是学,一是问,虚心求教才是应有的态度。这篇文章的意图是提倡发问。课文标题揭示了全文议论的中心。 

三、正课 

1.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 

第二部分(4~9段):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 

第一层(4段):提出正面论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第二层(5~8段):列举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发问的精神的可贵。 

第三层(9段):小结,强调人要求知识、明道理,不能不勤于发问。 

第三部分(10~14段):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 

第一层(l段):提出“何必多问”的反面论点。 

第二层(11~13段):从三个方面讲道理,逐层深入阐明了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第三层(14段):小结,再次强调要能发问,勤发问。 

2.提问:第2段用了一个比喻,把什么比作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把什么比作钥匙? 

讨论并归纳:把事物的道理比作封锁在秘库石室里的珍奇,把发问的精神比作钥匙。 

3.提问:运用比喻来说理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来说理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提问:课文第二部分举了哪些事例论证正面论点的?事例是怎样与上下文紧密联系的? 

讨论并归纳:列举了牛顿、瓦特、释边牟尼、孔子因好问终于取得伟大成就的事例来论证正面论点的。在列举事实前,作者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来开启下文,在列举事实后,作者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这一句呼应论点,作到论据和论点一致,上下文衔接自然。 

5提问:第9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别的称谓呢?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关系到上文列举的四位名人的顺序。前两位(牛顿、瓦特)是“大科学家”,后两位(释迎牟尼、孔子)是“大思想家”,所以这里在归纳的时候接上文顺序写成“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体现文章语言表达非常严谨周密。 

6.提问:你觉得课文第2部分选用这四个例子是否很妥贴?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很妥贴。因为列举事实前,作者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来开启下文,本应选用“古今中外”的事例。但是,课文举例只有古、中汐p的例子,没有今人的事例。 

7.提问:你能为课文补充今人好问的例子吗? 

四、小结 

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讲道理,设比喻,引出“发问的精神”的论题,接着第二部分列举了四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正面论点:“发问精神的可贵”。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释迎牟尼()()2.潜心静想() 

3.钥匙()()4.佛教() 

(二)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不足介意日益敏锐潜修静想万世景仰 

A值得有益秘密地风景 

B.足够增加不声张景象 

C.值得更加心静而专佩服 

D.足够有好处隐藏情况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二、三题。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写法与第二部分不同,第二部分是先提出论点,然后列举事例,最后归纳论点。第二部分的论点是正面的。但是第三部分的论点却是反面的,是错误,需要你去证明这个论点是不正确的,这应该怎么写呢? 

三、正课 

1.提问:课文第三段怎么提出反面论点的? 

讨论并归纳:用“也许有人会说”假设了一个批评的靶子“何必多问”。 

2.提问:课文哪些段对反面论点作分析论述,指出其“漏洞”的?又用哪些词语把几个层次串联在一起的? 

讨论并归纳:第11、12.13段对反面论点作分析论述,指出其“漏洞”的。课文用“第一”“其次”“更进一步说”这些词语把几个层次串联在一起的分三层逐步递进地进行分析论述。思路缜密,层次分明。 

3.提问:第11段是怎样论证反面的论点不正确的? 

讨论并归纳:先正面讲道理世界天天在变动和进步,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再从反面反诸,假如墨守旧说,不能发问的后果是文明不能进步。 

4.提问:第12段是怎样论证反面的论点不正确的?讨论并归纳:先正面讲道理,知识和道理由于各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再从反面反洁,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用“再说”再补说一层意思。 

5.提问:第13段是怎样论证反面论点的不正确? 

讨论并归纳:先论说求知明理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再进一步论述怎样贯穿,最后总结出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握。 

6.提问:第14段的三个问句是什么问?它们分别承接哪些段落? 

讨论并归纳:是反问句,分别承接第11、12.13段。 

7.提问:本文多处运用反问的修辞方式,请从课文中找出,谈谈反问句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2)“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 

(3)“壶水滚沸,谁不常常看到?” 

(4)“那怎么能研究,文明又怎么能进步呢?” 

(5)“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以及第14段3个反问句。 

反问句的使用,强化了语气,强调了观点,强调了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 

8.提问:篇末“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句中的“那把钥匙”指什么?它与前文哪些语句相呼应? 

讨论并归纳:“那把钥匙”指发问的精神,与前文第2段“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第3段“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相呼应。 

8.请根据以上分析,编拟出阅读提纲。 

四、小结 

本文议论了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精神非常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采用了提出正面论点和提出反面论点相结合的方法。在提出论题后,先提出正面论点,列举事例从正面论述,然后提出反面论点,用讲道理逐层深入论证,正反结合,强调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提高人们对“发问精神的认识。”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 

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 

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1.上面语段提出的反面论点是____。 

2.这个反面论点的漏洞是什么? 

3.上面语段用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把这 

几个指出漏洞的段落串联在一起。 

4.上文最后一段的三个问句是____问,其作用是____。 

5.“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句中的“万”强调了 

____。“那把钥匙”指____。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