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柳州是如何做到的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育新闻 手机版


               光明网     2003-01-09     记者 王劲松 

 

  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重镇,8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90年代初,市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该市职业教育一度出现滑坡。面对困境,柳州市政府积极进行改革探索,2002年,该市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又比2001年有所增长,普、职比例保持在1:1,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部分重点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升入各类高等院校的累计达3000多人。柳州市是如何使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近日,记者来到这座已有2100多年历史的美丽古城,走访了市政府及教育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他们的做法可给人们诸多启示。 

  柳州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52所,其中国家级重点10所,省部级重点2所,自治区示范校2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3970人。开设了机械制造、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社区医学等60多个专业,其中有计算机、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等20多个骨干专业及奇石鉴赏、工艺雕塑等多个特色专业。职业教育社会性比较强,为此,柳州市政府成立了有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发展规划和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市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柳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出台了《柳州市贯彻执行职业教育法的若干规定》。该市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产业来发展,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来建设。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严格控制职、普的比例1∶1,保证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在经费上,据财政部门统计,自1998年以来,财政预算内拨付的职业教育经费分别为1708万元、1828万元、2699.58万元、3051.73万元,逐年大幅增长。 

  市政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用产业的思想指导教育,规划教育,引入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学校管理上,实行5个“弹性”。1.专业管理弹性。围绕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后形成的五大支柱产业,并针对未来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预测用人趋势,对所办的专业实行动态管理,增设新专业,停办缺乏生命力的专业,合并性质相似的专业,延伸专业内涵,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自2000年起,该市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学校则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门类。2.学制管理弹性。该市制定了《柳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习制度实施方案》,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前提下,适当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期限。3.课程体系弹性。实行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和形式。4.课程设置弹性。该市已建立起专业课为主体,文化课和实习课为两翼的课程结构,以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淡化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界限,2001年以来有12所职业学校试办综合高中课程试点班。5.师资队伍弹性。职业学校中的专业教师编制划出一定比例为弹性编制,用于聘请开办短线专业的教师,实现校际师资互通有无,吸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与此同时,在办学模式上,实行集团化、多元化。该市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重组职业教育资源,将5所成人高校、2所中专和1所技校合并组建为具有集团特征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具有大专层次专业技术水平的技艺型、操作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他们打破各类教育和各种办学形式间的种种界限,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等,职业学校既进行学历教育,又是社会化的培训机构。 

  该市职业教育开创性的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近两年,普、职协调发展,与全市五大支柱产业相对应的20个骨干专业已成为柳州市乃至全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在2000年自治区首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评奖中,柳州市荣获全区五个一等奖中的3个;今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服装专业技能竞赛中,柳州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并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近5年来,该市的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技术、管理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开展了数十万人次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为柳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关链接: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