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嫌疑犯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国青年报 2002-12-25 记者 万兴亚 李虎,16岁,初二辍学。8月4日,李与16岁的郑卫绑架杀害了12岁的邻居小朋友小杰。之后,为了解警方的破案进展,他非但没有躲藏起来,反而参加了小杰家的“寻找”工作,“成功”地和小杰的父母面对面周旋了50天,直至被捕。先后卷入该案的还有15岁的龚超、14岁的倪均。 易晓晓,17岁,初三学生。为了“弄到去外面闯世界的钱”,5月2日,他开始制订一份详细的绑架杀人勒索计划。此后,他和15岁的舍友、初一学生刘林几易“其稿”,补充完善该计划。为做到“万无一失”,每次写完新的计划,都立刻烧掉。一个月后的6月3日,他们把目标锁定了一个陌生的13岁中学生…… 作为青少年,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残忍?他们是从哪里学会绑架杀人的?杀人后他们后悔了吗?他们现在想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下,本报记者在看守所采访了这些涉案的未成年人,希望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本版未成年人姓名均为化名) 郑卫:我们想弄一点钱就跑 郑卫是“8·4”绑架杀害学童案的二号嫌疑犯,不仅参与了绑架杀害小杰的行动,而且案发后也多次出入小杰家,充当帮忙找人的“好人”。李虎被捕后,逃到北京的郑卫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投案自首。 郑卫一米七七的大个头,说话却慢声细气,往谈话室的凳子上一坐,文文静静的。 记者和他的谈话是从认识李虎开始。 去年夏天,郑卫认识了李虎,并成了好朋友。“因为李虎踏入社会的时间比我早,见识比我广,很多事我都听他的。” “你们先偷报亭,接着绑架杀人,目的是什么?” “就是想弄钱。” 郑卫说他没有参与第一次到报亭弄钱,但他参加了随后的两次偷盗。“偷盗报亭杂志,不值多少钱。李虎说是为了让大家先练练胆量。” “从去年年底,我们就琢磨弄点钱。靠卖报来钱太少了。我要打游戏机、抽烟,还要聚会喝酒,工资根本不够用。” 弄钱是这些人参与绑架杀人的惟一目的。龚超告诉记者,自己小学和同学玩耍时,无意中致对方摔折了腿,让家里花了一大笔钱,他一直想弄一笔钱补偿家里。易晓晓和刘林也是为了弄钱,为了弄到“到外面闯世界的钱”。只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李虎,一个是倪均。李虎一再强调,他不缺钱,但是,郑卫等3人却说,李虎的钱也不宽裕,尤其是他想去深圳会网上认识的女孩,却没有钱。而倪均说他参与勒索小杰家,纯粹是为了帮朋友李虎的忙。 “只是为了弄钱,你们为什么要杀死小杰?” 郑卫说:“我们一开始就决定要杀死他,因为他认识李虎。李虎经常给我和龚超讲张世豪的故事,说大老爷们儿就应该干大事。” “可事情发生后,我特别害怕,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我和龚超根本不想再去要钱。但李虎非但没罢手,还非要我去小杰家,说他已经控制住局面了。” 然而郑卫还是中途退缩了,案发后一个月,他跑到北京打工去了。 “你当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结果?因为绑架杀人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这么大的事你不会一点都没琢磨吧。” “我当时想法特简单,就是想弄一点钱就跑。” 李虎:其实我们心理上是很空虚的 11月20日上午10点20分,河南安阳县某看守所收监室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一个子不高的小伙子。他左右看了看,然后径直向站在警戒线边上的吴警官走了过来。 吴轻轻地告诉记者:“他就是李虎。” 李虎看上去怎么都不像“恶徒”。一身深蓝布中山服,上衣有两个扣子没扣,露出了里面的半新棉袄,一双大头棉鞋,稍显臃肿,看起来朴实、本分。他走过来,裂嘴冲吴警官一笑,娃娃脸上尚有稚气。 李虎一走到警戒线的位置,就本能地停下脚步,向吴警官抬起了双手,等着给戴手铐。看来,他已经熟悉了这儿的生活。 11月,已经是寒风刺骨了。500米的距离走过来,我注意到李虎有些瑟瑟,“要不要穿上我的风衣?” “不用!不用!” 我们俩的对话就这样开始了。 在谈话室,吴警官向李虎介绍了记者的身份和采访目的后,李虎问我:“你是哪个部门的记者?”似乎对记者的身份有些怀疑。 记者稍有些意外:“我这里有证件。” “我看看”。李虎详细地看了一遍记者的证件和介绍信后,镇定地说:“那你问吧。” “你是怎么想到要绑架要钱的?杀人后怎么还想到到小杰家弄点钱花?”案发后,李虎到小杰家“帮助寻人”,并接受了小杰父母给的500元“寻人经费”。 “你说错了。我不是为了钱。我是看到小杰父母痛不欲生的样子,出于安慰的心理才去他们家的。” 8月4日晚8时许,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杰和母亲打了个招呼,就出门到街上和姓李的朋友玩去了。小杰母亲万万没想到,儿子这一去就再没能回来。更没想到的是,一手制造了这一切的居然是相隔不到200米的邻居李虎。 小杰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为了找寻孩子,从5日开始,小杰父母几乎动员了所有能动员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在小杰家的找人大军中,就有李虎。他是河南某报驻该镇发行班班长,下面还带管了几个发行员、零售员。因为他平时喜欢上网、打游戏机,加之人比较聪明,在街坊的孩子中有一定的号召力,算是“孩子王”。 李虎一再申明,是小杰的四叔找他帮忙的。他又先后把本案的两个同伙郑卫、倪均介绍给了小杰父母。就这样,他们成了小杰家参与找人大军中最“年轻”的一支。 李虎说,他们是无意中选中小杰的。 从去年年底以来,他、郑卫和龚超(在校初三学生)就有了绑架杀人的想法,并多次商议,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下手。 案发前的某天,那段时间正迷上网的小杰来找入门“老师”李虎一起去网吧,被郑卫看见了。当他获悉小杰家在街上有两间店面时,就问李虎小杰家是不是很有钱。郑卫的这一问“提醒”了李虎,小杰就这样成了目标。 李虎和郑卫绑架杀害了小杰后,到龚超家换洗了血衣。按照当晚三人议定的“方案”,由郑卫和龚超负责向小杰家打电话要钱,但是二人临阵退缩了。8月9日,李虎拽上了另一个街坊朋友倪均,最终还是打了电话,但是他们又没敢去约定地点拿钱。 “可我后来去他们家就是出于安慰的心理。当时看到他父母很痛苦,特别想帮帮他们。”李虎坚持说。 “那你怎么解释从他们家拿走500元,还要他们别到公安局报案?” 9月1日,李虎以帮忙找人要花钱为由,从小杰家拿走了500元钱,分给了倪均200元,给母亲200元,自己留了100元。拿到500元钱后,李虎等“找回”了小杰的一只鞋,并声称如果再多给一些钱,就能找回小杰。 对这个问题,李虎保持了沉默。 “既然人已经死了,你为什么还再三地告诉他父母,说他过几天就能回来?” “我在报社工作过,我也知道你想问什么。我承认那是一种欺骗行为。可我当时要不这么说,他母亲就可能会精神崩溃。” “但小杰的父母早晚会知道他们的孩子再也回不来了。你认为这件事能一直隐瞒下去吗?” “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反正是骗一天算一天。” “你是怎么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弄钱的?是你父母不给你钱吗?”据悉,李虎的父母在镇里摆熟食摊,姐姐开了个卖成衣的门市,李虎也在发行站上班。一家四人都在挣钱。 “虽然我们家不很富有,但是父母从没让我缺过钱。” “既然你不缺钱,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以前胆子小,不敢大声说话,就锻炼自己变得胆大,学会抽烟喝酒。”李虎把话题转向了同伴:“就是去年这个时候,我认识了郑卫。” “你的意思是说,你是在认识郑卫以后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可以这么说吧。” 李虎说,郑卫原来在镇里的三中上学,爱调皮捣乱、爱打架。退学后,经他介绍到了发行站工作,并教会他玩游戏机,上网聊天。记者在分局的审讯笔录里看到,郑卫和龚超证明,李虎之所以要绑架勒索,是为了弄钱到深圳见一个在网上认识的女网友。但李虎坚称,这件事和上网没有关系。 聊着聊着,他突然来了精神,让我支开了吴警官:“好久没和人聊过了。我现在和你说一说我从去年年底到今年7月份的心理历程。我干过这一行,所以我要配合你。” 他停顿了一下,“所有青少年心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都是这样的。如果他从小开始就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他一定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不可以让他和坏孩子接触。我想跟天下父母说的是,你们的孩子如果接触到了社会上的坏孩子,你们无论如何也要劝阻他。如果不劝阻,他们一定是在毁掉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一年多以来的经验。现在的青少年,心理上是很空虚的。我希望他们在干每件事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后果,因为他们的社会经验很少,很多事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 “其实我也曾经很想上学,但在初一时一切发生了改变。有一次我无意中将一碗凉水倒在了一个高年级同学的身上,从此结下了‘梁子’。他此后老是报复我,即使家长和老师出面也没能‘摆平’,没办法,只好辍学了。” “从年初到现在,我的心理过程可以说一个月一个变化。原来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直到今年元月,我每天都是只知道工作,挣了钱以后全部交给母亲。但从今年二月份开始出现了转折,工作没那么卖力了,开始琢磨怎么玩了。到三月份,对订报纸已经没兴趣了,开始迷上玩电动游戏,主要是《傲剑狂刀》。到四月份,工作成绩开始下降,老板也提出警告。到五月六月,工作业绩进一步下滑,向母亲交的钱也越来越少了。母亲虽然发现了,但是也没说什么,因为她们不指望我挣钱。到7月份,一干活就烦躁,根本没心思干好工作。” 发行站的负责人证实了李虎的说法,出事前的两三个月,我们就发现他工作热情一天不如一天,正准备解雇他呢。 但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则不愿深谈。他只是说,今年4月份的一天,他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那天晚上,他在一个朋友家喝酒喝多了。夜里两点多,郑卫和龚超带他到一个报亭,让他放风,他们俩撬开了报亭,从里面“弄”了一批杂志。此后他们就再也没有收手,又多次偷盗报亭,直到绑架杀人。(但根据案卷记载,第一次撬报亭时,只有李虎和龚超。) “你后来从小杰家拿到了500元后给了你母亲200元,这是为什么?” “我从来都不是乱花钱的那种人。我每天上网要花一元钱,都是我母亲给我。我身上没有装过那么多钱,每次有钱以后都是交给我母亲。” 李虎告诉母亲,这200元钱是订报纸的提成,没有引起母亲的注意。 倪均:绑架杀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倪均是这个案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对自己在这个案子的角色定位是:“我就打了一个电话。” 见到记者后,他一坐下就问有没有烟。征得随行警官的允许,记者给他要了一支。 倪均家在小杰家斜对面,但两人并不熟。“既然你们认识,那李虎告诉你他已经被绑架杀害了,你是怎么想的?” “我当时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事和我没关系。” “小杰怎么说也是你的街坊啊。” “可李虎是我的好朋友。”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把小杰弄死的吗?” “我问过,李虎告诉我不用管,反正是弄死了。” 倪均说,他辍学以后,一直在社会上漂着,平时除了抽烟喝酒,就喜欢上网。即使在外面玩上三天五夜,只要和家里打个招呼,家里就不管。 “你为什么答应李虎打电话向小杰家勒索钱财?” “你说朋友要我帮个忙,我能拒绝吗?” “那你们为什么又不到约定地点去拿钱呢?” “我根本就没打算去拿钱。我回来时,他们家正好出门去送钱,还去了两辆车。当时我就想,去吧,反正也没人。” “既然不准备拿,那你们干吗还打电话?” “很刺激啊。” “你现在后悔吗?” “自己犯的错自己承担,这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不过我现在认为不要太相信朋友。” 易晓晓:我们的计划有漏洞 易晓晓是河南林州人,初中三年级学生。今年6月3日中午,他和舍友、同校一年级刘林,光天化日之下在市区某处将市里另一中学初一学生安国绑架至一空院后杀死,并于当日下午“成功”地向安家索要赎金3万元。 11月22日下午2:30,记者在林州市看守所谈话室见到了易晓晓。 易晓晓一米七的个头,一身的迷彩服,颇有些“大哥”的派头。随行的警官告诉记者,易当了好几年的副班长,直至被捕。 和易晓晓的谈话很轻松地就展开了,他几乎是有问必答。 “你是怎么想到要通过绑架来弄钱的?” “因为偷盗抢劫来钱太少、太慢。绑架来钱快一点。” “为什么要3万元?” “我在这一带(指案发地)上过学,这儿的学生都是城里人,家里不会很穷。区区3万元他们家当天就能拿出来,不用到处借。如果我们再要多一点,他们就得四处借,这很可能惊动更多的人,很容易暴露了我们。” 事实正如他所料,当天下午他们就拿到了赎金,而且安家没敢报案。 易晓晓告诉记者,他和刘林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俩人一直计划着去外面闯荡世界,尤其是想到上海、深圳去看看。今年夏天他就要初中毕业了,他们决定一考试完就走。为了弄到出去玩的钱,他们想到了绑架勒索。 “你是什么时间第一次想到要绑架的?” “今年5月1日,在坐车回学校的车上,突然产生了这种念头。” 易晓晓告诉记者,从5月2日开始,他就着手拟定了一份书面计划。 他说,5月3日他就把计划给刘林看了,俩人商量了细节。就这样,一边商量一边改,直到5月底,“几易其稿”,不过每次修订完了以后,他们都是把计划立刻烧掉。 根据“计划”,俩人在拿到钱以后,先去找一家武术学校学习武术,然后再去各地转转。 “既然你们的计划这么周密,怎么还是被公安人员侦破了呢?” “我们的计划还是有漏洞,以至于现场留下了证据。而且计划中约定了拿到钱后不乱花,但我没约束住自己,直接就用其中的百元大钞付上网费,引起了网吧管理人员的怀疑。我们的目标是要有9000万。根据我们的计划,我能从中拿到5000万元,我要用这笔钱开展养殖业。” “也就是说,只要这次不被破获,你们还会有下一次的行动。” “我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易晓晓说得轻描淡写。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