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给新新人类做父母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育新闻 → 手机版 | ||||
中国青年报 2002-12-11 冯玥 “哈佛女孩”、“牛津男孩”的故事,一度被不少望子成龙的父母奉为教子宝典,而这本《家有新新人类》,虽然作者也是一位父亲,儿子同样在国外留学,展现的却是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作者武斌,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现为辽宁社科院研究员,作为父亲,他希望儿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至少要拿到博士学位”。武斌给儿子取名叫“阿蒙”,取“吴下阿蒙”之意,希望孩子勤勉好学,奋发有为。然而,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位父亲开始对自己的(也可能是不少家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进行反思。 他认为,像儿子这一代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新人类”,是在改革开放、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充裕的物质条件、相对开放和宽容的社会环境、使得他们在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准则等方面,都和作为父母的“我们”这一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作者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希望是否尊重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是否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我所据以‘说话’的原则和价值观,是否能有效地应用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基于这种想法,当看到儿子染了一片像摊鸡蛋饼一样的黄发、耳朵上挂着两个金灿灿的耳环、胳膊上刺了文身之类的举动时,作者虽然“不喜欢”、“看不惯”,但并没有动用家长权威禁止儿子的行为,而是联想到,这些举动,与自己当年用牙膏刷白球鞋的鞋面一样,其实都反映的是年轻人的“体像意识”。 虽然,作者认为自己“作为家长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因为儿子并没有按照他所设想和期望的样子成长,但是他骄傲于儿子的“爱思考”和“比较有上进心”,尽管儿子“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在作者看来,“新新人类”缺少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他们的灵魂不再时时仰望星空,而更专注于脚下的大地;他们不愿思考抽象的道德律令,更关注现实的物质世界,但“他们的内心并不缺少人类的善良、爱心与正义”。 教育孩子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使他们更好地生活,所以,作者主张“尽可能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和思考”。 人们总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下一代,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但生活的真谛却是要每一个人去亲身体验和感悟。所以尽管“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总还是要经历种种成长的烦恼、选择的冲突,经历失败、挫折、痛苦,也体会梦想、希望和属于他们自己的快乐。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一个家长眼里的新新人类成长的故事。对于那些只想培养孩子进哈佛、牛津的父母,它也许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对于那些希望和孩子建立起平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关系的家长们,这本书,可能有颇多可借鉴之处。 《家有新新人类》武斌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年10月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