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广东揭阳华侨中学 王珍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辩证观点,领会其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写作方法。 3、注重培养学生准确的感悟理解能力、科学的思辩逻辑能力、丰富的想象再造能力、简明的概括归纳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五个方面的素质能力。 教学设想: 从剖析结构入手,统筹兼顾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文中精妙句段,并有机结合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理清课文的结构脉络,理顺课文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和概括课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 通过逻辑推理,准确理解作者本意和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双虹卧波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朗读全文,并查字典词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2、这是一篇访古游记,用文字和箭头符号标明作者的游踪。 3、课文的结构形式有什么明显的特色,试用一句形象的话描述出来。 4、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哪里?是什么模样?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大青山南麓这片沃野为什么值得筑长城来保卫? 5、仔细研读第一部分第5自然段,探求其中的精妙。 6、作者游览赵长城时,为什么称颂赵武灵王是英雄,又为什么说“胡服骑射”更能说明赵武灵王是大英雄?作者在关于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有什么主张?这种主张在当今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7、作者游览汉古堡和昭君墓时,又发表了什么议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王昭君的传奇故事为什么万古流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感悟和启迪? 8、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并据此概括各层次的内容要点,理清课文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课文的主旨。 9、作者在表达民族关系问题的见解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这种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对我们分析问题和待人处事有什么指导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首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吗?大家齐背诵。(同时放映“敕勒川”画面)生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时放映字幕1)多么壮阔美丽的原野啊,水草丰美,绿波翻滚,牛羊成群,牧歌迴荡。壮美得令人心胸开阔,苍茫得令人目光远大。这,位于何处呢?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就在内蒙古大青山南麓。古称阴山的。(出示“阴山”画面)距今大约四十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应邀访问内蒙古,也来到大青山。事后,他写下了《内蒙访古》这篇文章。(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共同研读这篇有文采、有情采、有理采的访古散文。 二、研读课文: 请翻开课文35页,我们共同剖析课文的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出示“古长城”画面) 问:“一段最古的长城”在哪里?它是什么模样? 生答后明确:对,答案就在第9自然段,赵长城在现在的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长城高5米左右,土筑,夯筑,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点。 那么,为什么要筑长城呢? 生答后明确:答案就在第8自然段。大青山南麓是赵国与胡争夺的焦点,赵国为了占领和保卫这片原野,就在北边国境线上筑长城。这就是筑城的原因。 大青山南麓这片原野那么重要么?值得筑长城来保卫呀? 生答后明确:答案在第7、6、5自然段。原来这片原野水草丰美,是生存之所,又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处在战略地位上。好,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5自然段,领会这个精妙的句段,边读边想,精妙在什么地方? 生议后师点评,并进一步点明:这一段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写法。其中第2句连续用了“拖”、“躺”、“沐”三个拟人动词,把这片原野刻画得恬美而有生气,语言形象生动,化静为动,有光有色。 学习这种精妙的语言,我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呢?同学们写作文时,有的同学写市政府新大楼,说“后有黄歧山,前有榕江水。”这种“有”字式的句子,实在呆板,一点也不帅。大家想一想,换一句生动一点的。 生发言后师点评:老师说一句给大家参考:“歧山耸翠,榕水腾碧。”(同时出现字幕2)怎么样?还可以吧。有动态美,色彩美。由此可见,语句也是有结构的。同样都是那些汉字,如此排列,枯燥乏味;这般组合,美不胜收。老师这句不是最好最美的,相信同学们今后会超越老师,也会超越翦老先生。 翦老先生在这段第4句用了一句承上启下的议论性质的过渡句。句中的“风浪”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风浪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争战。赵国与胡人争战。也就是民族之间的争战。 刚才,我们采取追溯式的思维方法,分析了第5——7自然段,段与段之间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同时出现字幕3:) 生存 之所—水草肥美—畜牧 业—游牧民族 赵长城—筑城原因—战略地位 必经之路—交通要塞 作者的思路十分明晰:大青山南麓因为水草肥美,是生存之所,又是南北交通必经的要塞,所以历来是汉、胡争战的战略要地。因此,赵武灵王在此主修长城。这样,因果明白,事理明确,逻辑明显。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翦老是怎么样到大青山的?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对,作者翦老是坐火车走出居庸关,过了集宁之后来到大青山的。翦老游览大青山上的赵长城。睹物思人,赋诗一首,吟哦而颂“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那么,翦老先生游览赵长城时,为什么称颂赵武灵王为英雄呢?请第一、三组的同学朗读第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看书边思考。 学生议论后师小结:拉秦始皇来作陪衬来作对比。从几个方面来作对比呢?对。从国家大小、国力强弱、筑城规模、民众反映四个方面作对比:秦国大,国力强,仅是增补长城,即引起民怨沸腾;而赵国小,国力弱,修筑最古长城,没有挨骂。(同时放映字幕4) 秦—大国—人力物力大—只增补长城—民怨沸腾 赵—小国—人力物力小—最古赵长城—没有挨骂 对比之下,看出反差,这是事理上和逻辑上的反差,也是事实效果上的反差。所以,对比之下,赵武灵王更显得英明伟大。 这一段涉及到三个人物,作者对待他们三个人,各有不同的态度。大家能从字里行间体察出来吗? 学生议论后师明确:对赵武灵王很明显,可赞。对秦始皇呢?可叹。为什么?因为他修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毕竟是好事,但好事没有好办,不顾人民疾苦,留下后遗症。对待孟姜女呢?可怜!因为她丈夫修长城出事了。好,现在大家想象并描述一下孟姜女哭长城的情景。 学生发言后师点评:老师说一段,给大家参考:(同时放映字幕5)“还我丈夫,还我幸福!”孟姜女声泪俱下哭诉着。她头上扎的白布条,白得流淌着悲哀。她身上穿的紫色长裙,,紫得浸积着痛苦。她的控诉,声声带泪,字字渗血。万里长城是砖土筑成的,也是人民的血肉筑成的。世上的孟姜女又何止一个啊! 历史剧上有孟姜女哭倒长城一说。如果真要哭倒的话,那人们只能同情,不会同意。翦老也不会同意。 好,我们继续看课文,翦老先生称颂赵武灵王为英雄,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请第三组的同学朗读第11、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翦老先生称颂赵武灵王为英雄,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胡服骑射”。 问:为什么“胡服骑射” 更能证明赵武灵王是大英雄? 学生议论后师小结:(同时放映字幕6) 理由有三: 1、“胡服骑射”,实质上是向外族匈奴的长处学习。足见其胸怀。 2、实质上也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击败了贵族官僚顽固分子的普遍反抗。足见其胆略和魄力。 3、“胡服骑射”,改革成功,从根本上增强军力,这更主动,更有实际意义。足见其眼光。 用现代的话说“内因第一,内强素质。”因为,落后就要——(学生齐答)挨打。 所以,翦老在课文第一部分的结尾再次申明:赵武灵王是一个大大的英雄。我们也认为,赵武灵王是一个有气量、有胆量、有能量的英雄。 那么,第一部分的主旨是什么呢? 为了准确地理解主旨,我们先来明确思路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赵武灵王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 实施“胡服骑射”的做法是向谁学习?——是学习外族的长处。 这两件事共同涉及到什么对象?——外族。 对,实际上指匈奴,少数民族。当时的赵国人属汉族。这两件事都涉及到汉族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民族关系。因此,可以说,赵武灵王正确处理这两件事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由此可见,第一部分的主旨就是——处理民族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才是第一部分的主旨。同时,由此也可知,赵长城与“胡服骑射”两个题材之间的有什么联系? 学生议论后师明确:有本质上的联系。一个人物赵武灵王的两个侧面。说的都是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件事情,并且都能证明赵武灵王是英雄的两件事。(放映字幕7) 本质联系 武功 1、一个人物的两个侧面 —赵武灵王 文治 御胡 御胡 2、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处民族关系问题 学胡 那么,第二部分的主旨又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剖析“大青山下”。 很明显,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对。让我们顺着翦老的指引,也见识一下大青山下的汉古堡吧!大家看第2自然段,大青山下有多少古堡?——二十几处。 这说明了什么?——数量多。 这些古堡是什么时候建的?——西汉、北魏时期或更晚。 这说明了什么?——时间长。 什么地方有古堡?——阴山南北麓、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 这说明了什么?——分布广。 哟,那么多的汉代古堡。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城堡呢?——不是经济原因,而是军事原因。 对。其实这些城堡都不是真正的城市,而是军事营垒。军队一撤,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古堡呀古堡,你难道仅仅是古代战争的见证吗?——不。你还是,而且更加是各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请第二、三组的同学朗读第9自然段。 而更有资格作为见证民族友好往来的,并且永远不会废弃的另一古迹,那就是——青冢的昭君墓。(出示青冢画面) 请第二组同学朗读第10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采用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过渡段,是从记叙向议论过渡,是陪衬部分向重点部分过渡。在表达方法上,属叙议结合的写法。 我们再来领会句子中的核心内涵。“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这句话应该怎么样理解? 学生议论后师明确:(出示王昭君塑像)王昭君出塞之后,汉胡和好50年,因此内蒙人民一提起王昭君的名字,立即将她当作和平的天使,友好的象征。王昭君三个字已经赋予了深刻的、丰富的、美好的内涵,几乎成了一个专用名词。这是本质上的联想,意义上的升华。 同样道理,请同学们课后说说这段最后一句的含义。 接下来,主要是作者的议论了。那么,作者对昭君出塞有什么看法?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齐读最后两段。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促使民族和好,加强民族团结,改善封建关系。 对,昭君出塞,沟通了民族感情,发展了民族友谊,增进了民族团结。所以,翦老由衷地赞叹:——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也就是和亲政策好。 王昭君是和亲政策最直接最有效的执行者,她的献身民族团结的精神,是超越时空的,永远活在各族人民心中。正所谓:一曲琵琶动天地,昭君精神贯古今。历史证明,凡是对民族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人们永远赞颂她,怀念她,学习她。我们想一想,古代一个弱女子,历尽千辛万苦为国为民作出贡献,我们现代的男子汉呢?男同学有什么感悟? 指名一男同学回答: 我们再想一想,古代一个宫女,历尽千辛万苦为国为民作出贡献,我们现代的俏姑娘呢?女同学有什么感触? 指名一女同学回答: 明确:都不错,都有为国为民作贡献的决心和信心,那么,我们现在就得认真学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下面我们再来研讨汉古堡和昭君墓这两个题材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位同学明白的,请谈一谈。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有本质上的联系。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民族关系问题:一个方面是说,争战时期的古堡也不能完全阻止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另一方面是说昭君出塞为民族友好和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放映字幕8) 显然从第9、10自然段的思想内容中可知,第二部分的主旨依然是——民族关系问题。这也是全文的主旨。(放映字幕9) 这个主旨,即中心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英明决策,既有全国实现四化的考虑,也有促使少数民族共同富裕的意图。 那么,这篇课文一个主旨,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题材中心是什么?中心人物是谁?第二部分的题材中心是什么?中心人物是谁? 学生回答后师明确:第一部分的题材中心是赵长城,中心人物是赵武灵王;第二部分的题材中心是昭君墓,中心人物是王昭君。 那么,两大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后明确:(电脑解说、字幕) 1、第二部分开头的过渡段。 2、游踪线索和感情线索。作者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贯穿全文。 3、主旨。课文的主旨统率全篇。 本文是形联神系的好文章,令人拍案称炫。至此,我们已经透视到课文的主旨;瞅准了第一部分的题材中心是赵长城,第二部分的题材中心是昭君墓;又扫描到两部分之间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万里长城和昭君出塞,这两根人类文化的伟大晶柱,正像两道绚丽的彩虹,飞架在黄河两岸上,飞架在中国历史上,飞架在各族人民心上。这个意境正如“双虹卧波”一样。(出示“双虹卧波”画面) 综上所述,这篇课文,语言精妙,选材精当,感情精诚,结构精密,思想精明。 我们再来想一想,作者翦老在阐述民族关系问题时,表明了怎么样的主张? 学生回答后明确: 1、各民族无论大小,各有长处,应互相学习。 2、历来各民族友好往来是主流,战争是暂时的,应珍视民族团结。 3、那种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这些主张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 学生回答后明确:辩证法的两点论,通常说的一分为二,我们必须学习和运用辩证法的两点论,分析问题,待人处事。例如:对待台湾问题,当然最好是“一国两制”,尽量争取和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多数台湾同胞是爱好和平的,血浓于水,我们不愿看到同胞相残阻碍发展的局面。但是,个别台湾领导人搞“台独”,怎么办?“台独”就意味战争。“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国家利益,国家统一大业的利益。 至于文中大量引用史料有什么作用呢?(电脑解说)不论是文字还是实物,都是为了提供佐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是为阐发观点服务的。 同学们,经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是否觉得心胸开阔,目光远大呢? 布置作业: 1、课文练习二。 2、榕城一向有“水上莲花”之称,请写一个名胜古迹的片断,表达赤子情怀。题材自定,题目自拟。要求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写法,并要有创意。 作者邮箱: wangzhen0663@16..com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